县区先锋网站链接:
时政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时政要闻

固镇1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正酣

发布日期:2021-12-01 16:49来源:蚌埠新闻网 作者:记者 庞贵军
[字体:  ] 打印本页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时下的固镇,1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场地建设正酣。

湖沟镇单圩村种粮大户单凤清每次到自家地里瞅瞅小麦长势后,脚步就停留在了施工现场,看着挖掘机、轧路机、推土机、摊铺机等各种机械来回穿梭,工人们铺石子、打路基、下管道、浇筑混凝土,难掩兴奋激动。

前几年,单凤清流转了两个村的300多亩地种植小麦和玉米,看着规模不小,可地是东一块西一块,天干的时候,一上午浇不了几块田,雨多了,沟渠不畅,地里的水又排不出去,形成渍涝。

“这300多亩地,每块地大小不一,耕种、灌溉、收割都比人家费时费力费钱。”单凤清说,午收的时候,其他家割麦子是50块钱一亩,自己是60块钱一亩,就那还得求人家,为啥?地块零散,收割机来回跑,农机手嫌麻烦,每次都是割完其他家地后才到自己家,还怕农机手忙忘了,那几天是跟着收割机跑。

高标准农田,通过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让中低产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保障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于地”。

固镇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开响介绍:“总投资2.82亿元的2021年固镇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仲兴、杨庙、石湖、刘集、新马桥、湖沟6个乡镇。自10月9日开工建设以来,施工单位抢抓晴好天气,调足人力机械,合理安排工期,项目正有序推进中。”

田还是这块田,但改造好的高标准农田身价翻番,而且成为种粮大户争着耕种的“香饽饽”。

对于单凤清来说,远不止于此。

“今年秋收后俺们村搞了‘一户一块田’,俺带头响应,你看,地并成了一块大田,耕种方便了,也省钱了。”性格内向的单凤清给记者算了一下:“地并过后,要自己拿钱疏通沟渠,打井,建桥啥的,没想到政府建高标准农田,给俺解决了农田基础设施问题,这还有啥后顾之忧了,好好种地,好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湖沟镇兰石居委会三里组村民沈艳华家里有十七八亩地,是大家伙眼中的好地,对于年初村里搞“一户一块田”工作,是相当有意见,镇村做了多次工作也不见效果。

“今年秋收后,沈艳华几次找我要并大田,为啥,村里搞‘一户一块田’后,他家的好地变成了零散地,种管收不方便还费钱。”负责“一户一块田”工作的湖沟镇经管站站长商三国说:“征求大家伙和他本人意见后,地是并了,但调到了地边上。我们考虑的是,不能为了一户田,再把村里的地再重新分置。”

费用少了、界沟少了、矛盾少了,村民收入多了、村里的地多了,村集体愈发壮实了。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再加上‘一户一块田’改革,俺们实地测算过,每亩高标准农田小麦要比普通农田小麦多出150公斤左右收成,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等级。”湖沟镇水利站站长路东告诉记者,到2022年底,全镇14万亩农田将建成10.25万亩高标准农田,成为农民愿意种的“稳产田”“高产田”。

目前,湖沟镇在集贤、十里、瓦疃、单圩、张湾等村实施“一户一块田”改革,已完成11480.92亩,发挥了“小试验、大方向,探路子、作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全县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缩影。

破立并举,合零为整。固镇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与“一户一块田”工作相结合,既解决了田地零散问题,又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

如今,82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建成使用,不仅改善了固镇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也为培育农业优势产业,实现粮食生产“十八连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马开响表示:“‘十四五’期间,固镇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30万亩,全县高标准农田耕地面积将超过82%,为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助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下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