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先锋网站链接:
时政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时政要闻

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交出创新答卷

发布日期:2025-04-29 11:07来源:蚌埠先锋网 作者:先锋供稿员
[字体:  ] 打印本页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近日在合肥开幕,来自蚌埠的200余项创新成果惊艳亮相,集中展示了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交出“创新答卷”。

4个优质项目纳入开幕式签约,200余项创新成果彰显“蚌埠智造”

活动开幕式上,蚌埠4个项目现场签约: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新一代智能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入围开幕式的10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合作的“生物基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的“硅基电子技术与产业化”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合作的“《激酶抑制剂治疗及预防技术》相关专利转让”项目等3个项目入围开幕式的10大中国科学院“融合点”安徽行动项目签约。

在300平方米的蚌埠展区,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商业航天高性能材料、智能传感器芯片晶圆等一批黑科技科创产品吸引了众多关注。

“8.6代OLED玻璃基板代表着玻璃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金良茂介绍,OLED显示具有自发光、超高对比度、宽视角、广色域等优点,是新一代主流显示技术。该产品对于我国实现OLED显示产业固链强链,引领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大会,蚌埠200余件展品在省、市展区展示。其中,作为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北方微电子、芯动联科、希磁科技等10家创新型企业参展,展出新产品近百件,智能传感器产业参展企业和展品数量均创历届新高。

“蚌埠在智能传感器领域共有90余件新产品在主题展厅展示,这些新产品主要集中在智能传感器、集成电路测试系统、人机协同机器人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领域,这些新产品不仅科技含量高,而且实用性强,具备快速转化的优势。”蚌埠经济开发区科信局副局长程诗浩介绍。

上报技术需求200项,促成多个合作意向,科技招商小分队驻场精准对接

“我们企业与某银行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为该行私人银行客户提供包括甲醛检测、细菌检测在内的大健康服务。”安徽华安星辰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桂莲笑着告诉记者。据了解,安徽华安星辰计划在蚌埠打造国际领先的环境安全智能传感器制造基地,预计今年6月份投产,达产后产值将达到5亿元。

同样收获颇丰的还有安徽信诺达微电子有限公司。 

这家位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重大成果板块展区、专注于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研发的企业,在本届科交会上展示了ST200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系统。“通过此次科交会,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为后续成果在本地快速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公司硬件工程师崔明贤表示。

本届科交会上,蚌埠市挖掘上报技术需求200项,促成6项意向合作,并依托中国科学院“融合点”行动签约2个项目。此外,我市还组建了由市相关产业招商分局、县区科技招商负责人构成的科技招商小分队,在科交会期间进行观展招商,举办安徽“双创汇”蚌埠专场,10个可产业化项目现场路演。组织市科技、人才、发改、财政、招商等部门以及相关县区、企业代表,参加了合成生物、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金融等多场对接活动。

“我们提前摸排了参展的所有企业,按照蚌埠的六大产业集群梳理了目标企业,每一个招商小组都有自己的KPI。”安徽科技大市场蚌埠高级项目经理燕飞表示,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蚌埠始终坚持制造强市不动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欢迎五湖四海的科技企业来蚌埠安家落户。

“近年来,我们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不断进行产业化项目对接。此次借助科交会这个平台,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在解决企业技术需求的同时,助力更多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在蚌埠落地。”蚌埠市科技局副局长闻建忠表示。今年初,蚌埠印发《蚌埠市科技招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成立市投资促进公司,组建政府主导的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全面开展科技招商工作,目前已累计对接项目128项。

蚌埠市紧抓创新体系建设,2024年兑现各级财政资金4亿元,落实研发费加计扣除减免税额8.27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金额2亿元。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行动,企业研发投入上报增速20.3%,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预计同比增长12%以上。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强化为企服务,2024年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32家,总量突破1000家、全省第5。上市公司总数达10家、全省第6。(融媒体记者 尤靖文)


(蚌埠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