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河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县域实情,注重在全局谋划、队伍建设、发展模式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注重全局谋划,下好齐抓共管“一盘棋”。坚持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同步谋划,制定《五河县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规划(2024—2027年)》,印发《五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进一步构建“县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和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推进,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乡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县委书记主持召开村书记、选派干部交流会,围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行交流。深化党支部工作联系点机制,建立县乡领导联系包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重点村提质进档制度,18名县乡领导分别包保1个重点提质提档村,去年以来,帮助协调各类资金,建设产业项目34个、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47个,村均经营性收益大幅度提升。
加强队伍建设,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积极选拔懂发展、有干劲、善团结的优秀人员进入村“两委”队伍,建立新任村干部“三帮一谈一评”机制,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持续推动村干部队伍保持活力。2024年以来,依托县乡两级党校、大岗省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等阵地,聚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分级举办培训班22期,培训2480余人次,精准为乡村干部“加油补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组织200余名乡村干部到周边地区实地考察学习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强村公司等先进经验,助力开拓思路视野。坚持加强业务指导,县集体经济办会同成员单位和职能部门组建调研小组,分赴14个乡镇开展集中性、组团式调研,与各乡镇分管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等进行研讨,现场开展政策宣讲、答疑解惑。定期开展集体经济项目“擂台比武”,拍摄《“三无渔业村”的蝶变》《小艾草化身绿色发展“大能手”》等发展案例片,引导形成学习借鉴、比学赶超干事氛围。
创新经营模式,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探索实行“跨村联建、跨乡镇联建”等发展新模式,破解区域位置缺乏比较优势、建设用地相对零散、产业项目低端低效等问题。指导小圩镇以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为突破口,整合5村资金,建设全县第一家乡村振兴产业园;指导头铺镇整合金岗、花木王、柿马等7村集体资金及建设用地联建中小企业产业园,产业园实行股份制合作方式,实现稳定增收。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村级特色产业项目,探索出“村企合办”“村建企租”等合作模式。大新镇郭府村引进五河县明侯故里科技有限公司,村集体以固定资产租赁的方式与该公司开展村企合作;新集镇三岔村按照“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以“订单农业”的形式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打造“蒜先森”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抱团发展方式,目前全县已建成10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和3个肉牛养殖基地,进一步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安徽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