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龙子湖区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深入推进党员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固本、机制赋能、实践强基等举措,建强过硬党员队伍,为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提供坚强支撑。
强化党性教育,用活红色资源。整合辖区红色教育资源,打造长淮特委、抗战胜利受降地、康善贤支部(总支)旧址等5处党性教育基地,精心摄制《治淮印记》《长淮惊雷》《张叔友烈士狱中诗抄》等6部党员教育电视片,以可听、可视、可感的镜头讲好红色故事。培优红色宣讲队伍,以“择优入库、专兼结合、动态管理、共建共享”为原则,在政治理论、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方面择优选择专家学者纳入宣讲师资队伍,并将经验丰富的村居书记、先进模范等作为补充力量,充实完善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目前全区共储备各类党员教育师资60余名。同时,聚焦本地革命历史、红色故事,打造实景课堂,开发“故事党课”“情景党课”“音乐党课”等特色课程,将革命历史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使党性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变为“沉浸体验”。
注重分类施策,激发内生动力。针对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推行差异化教育管理模式,实现党员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对于在职党员,实施“目标式 + 积分制”管理,结合其职业特长设定服务清单,通过量化积分方式,激励党员在社区治理、服务企业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无职党员,推行“定岗定责”机制,围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需求设置实践岗位,通过承诺践诺、星级评定等方式激发无职党员“无职有位”的责任意识;对于流动党员,构建“线上+属地”双轨教育网络,依托云端平台推送学习资源,引导他们主动融入流入地党的组织生活。通过实行分层分类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有效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延伸至每一名党员,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工作格局。
推行领岗践诺,做到学用结合。坚持将“为民服务”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领岗—践诺—评议”闭环工作机制,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效。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矛盾调解等重点工作,组织党员签订《领岗承诺书》,明确服务事项及完成时限,通过公示栏亮明身份、公布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依托各类志愿服务载体,引导党员参与环境整治、走访慰问、文化惠民等志愿活动,将服务范围延伸至社区楼栋、田间地头。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先后组织开展医疗咨询、免费剪发、法律宣传等各类志愿活动463场,累计服务居民20000余人次。
(安徽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