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子湖区紧扣下一轮村级换届工作需要,扎实推进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拓宽“储备链”、优化“培育链”、畅通“成长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村级后备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拓宽来源渠道,建强“储备链”。结合各村实际,逐一确定后备力量储备数量。将“政治立场、道德品行、能力素质、群众认可”作为基本选拔要素,从源头上保障后备力量质量。同时,拓宽选拔视野,打破传统用人观念,广泛从优秀党员、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回乡创业高校毕业生及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群体中挖掘人才。严格推选程序,采取党员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后备力量初步人选,经村级公示公开、乡街深入考察、区级联审联查后,确认后备力量人选。目前,全区16个村共储备村级后备力量67人,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5人。
创新培育机制,优化“培育链”。将村级后备力量教育培训纳入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紧扣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采取理论教学、走村观摩、案例授课、交流研讨等方式,对村级后备力量进行全覆盖培训。实施结对帮带,从乡街领导班子成员、本地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熟悉“三农”工作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中遴选帮带导师,采用“一带一”“一带多”等方式进行结对。通过压担子、提要求、教方法、指路子,帮助村级后备力量迅速熟悉乡情村情民情,提升能力素质。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实践锻炼,有计划地引导后备力量参与基层党建、环境整治、民生实事等重点任务,不断丰富后备力量工作经验。同时,选派3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赴先进村居进行跟班学习,进一步帮助后备力量拓宽视野、增强本领。
强化动态管理,畅通“成长链”。常态化开展联审联查,由区委组织部于每年年初联合公安、检察院、法院、纪委监委等17家部门,对后备力量进行常态化联合审查,对“负面人选”立即清退。完善考核机制,建立村级后备力量“日常考察+年终评议”考评管理制度,根据现实表现和评议结果,动态调出不合格的村级后备力量,并在3个月内重新补充到位,形成“能上能下”良性循环。对经过系统培养和考察、条件成熟的后备人员,在推选“两代表一委员”及发展入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同时,在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优先从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后备人选中推荐选用。截至目前,已累计有6名村级后备力量被选拔担任村级副职,2名被选拔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安徽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