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如何答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这个重大问题,直接影响改革味浓不浓、成色足不足。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干部必须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为官之道,重在实干。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从实践来看,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够摒弃私心杂念,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急于出政绩、拿成果,不知不觉中出现“政绩冲动”。有的忙于“另起炉灶”,烧自己的三把火,频繁“换赛道”“翻烧饼”;有的追求“花架子”,热衷于“显山露水”,脱离实际铺摊子,不要里子要面子,等等。诸如此类现象,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归根结底还是干部政绩观偏差造成的,无疑会带来巨大危害。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创出“造福一方”的真政绩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防范“政绩冲动症”,关键在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新挑战,做到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一方面要“潜显”并重,始终以百姓心为心,锚定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明确改革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多出台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改革举措,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真正把业绩干在人民群众心坎上。另一方面要认识到理“旧账”也是政绩,锤炼敢理能理的本领能力,以事不避难的姿态,勇于认领、善于理清,深刻剖析其产生根源,制定整治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坚决防止旧账拖成烂账、死账,在解决旧账中算好民心账。(徐玮)
(安徽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