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新蓝图,开创新局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吹响了接续奋斗的号角。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广大干部唯有大力弘扬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作风,才能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然而,现实中少数干部面对发展难题和转型阵痛,滋生出种种埋怨情绪,或归咎于客观条件限制,或推责于历史包袱太重;或指摘上级支持不足,或抱怨同事配合不力。这种遇事不担当、遇难就退缩的心态,本质上是宗旨意识不牢、担当精神不足、斗争本领不强的表现。长此以往,必将贻误发展良机、失去群众信任。
回望我们党的奋斗历程,从延安时期军民同心打破封锁,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自力更生搞建设;从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到尽锐出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每一个关键阶段,每一次重大考验,无不是依靠埋头苦干、不懈奋斗。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无捷径可走,唯有实干方能攻坚克难。
历史催人奋进,面对新的战略机遇、新的风险挑战,广大干部当摒弃埋怨心理,发扬埋头苦干精神。锤炼想担当的觉悟,持续加强思想淬炼,提升党性修养,树立正确政绩观,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扛起“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能担当的本领,明白“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主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去经风雨、见世面,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弥补知识短板、能力弱项,真正成为精政策、懂业务、善攻坚的行家里手。激发敢担当的锐气,敢接烫手山芋,敢于啃硬骨头,对认准的事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破解难题,在久久为功中不断将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让更多干部成为埋头实干的践行者、担当作为的排头兵,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至关重要。旗帜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让那些只埋怨不实干的干部失去舞台,让踏实肯干的干部脱颖而出、得到重用。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真正为干事者撑腰、为负责者负责。注重关心关爱,加强对干部的思想引导和情感关怀,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营造安心安身安业的良好氛围。
(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