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桩桩件件都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惠民政策的落地,还是邻里纠纷的化解,都离不开基层干部对辖区内的人、事、物的了然于胸。这份“熟”,是履职尽责的基本功,更是服务群众的硬支撑。
要对政策熟。基层干部既是政策的“翻译官”,也是执行者,只有把政策吃透悟透、熟记于心,才能让惠民红利精准抵达群众。要善于把文件语言转化为家常话,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方式讲清政策要点,打通信息传递中梗阻。要直面群众诉求,灵活应对基层复杂情况,在政策框架内精准对接医保、养老、惠农等民生需求,让好政策真正落地见效。
要和群众熟。走在社区院落能叫出居民名字,在田间地头能与村民打声招呼,这是拉近干群距离的基础,却远非“熟”的终点。真正的“熟”,是知其冷暖、懂其忧盼。要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常进百姓门、常坐百姓凳,倾听柴米油盐的琐碎,体察急难愁盼的实情。唯有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与迫切期盼,才能在后续工作中精准发力,让服务更对群众“胃口”、让举措更合群众心意,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连成一心。
要对方法熟。倘若遇事只会等指示、靠安排、要资源,再好的政策也会悬在空中,再深的感情也会打折扣。要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主动积累经验、总结方法,熟练掌握产业帮扶、社区治理、应急处置等领域的实用方法,练就铁肩膀、掌握真本事。唯有如此,面对群众诉求时才能拿得出招、办得成事,真正让每个难题都有妥善解法、将每件实事都办得妥帖暖心。(周港)
(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