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先锋网站链接:
干部综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干部综合

识准“评”时 贵在平时

发布日期:2025-10-20 10:02来源:蚌埠先锋网 作者:先锋供稿员
[字体:  ] 打印本页

  干部的党性修养、能力作风,不是“评”时能包装出来的,而是藏在平时的细节里。要拉长观察周期、拓宽了解维度,看清干部真实底色

  

  精准识别干部是选贤任能的“先手棋”。考准考实干部,要把功夫下在平时,若只在“评”时临时“补课”,忽视平时的细致观察,难以画出干部真实画像,导致识人不深、用人不准,让实干者寒心、投机者得利。

  

  现实中,有的地方将考察看作“评时任务”,不提拔就不调研、不调整就不接触,“评”时仓促找几人谈话、翻几份材料,对干部日常履职情况一知半解;有的陷入“材料依赖”,把报表数据当实绩、把汇报PPT当全貌,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论英雄”,看不到干部在一线的汗水与担当;有的脱离群众“闭门识人”,不到田间地头听民声,不进企业车间看实效,听到的是场面话,摸到的是表面事。这种急拿现用的“急就章”,是难以精准识别干部的。要坚持全方位、多渠道、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擦亮知事识人的“慧眼”。

  

  在日常点滴中辨德才。干部的党性修养、能力作风,不是“评”时能包装出来的,而是藏在平时的细节里。八小时内,要看面对繁琐工作是否推诿、遇到难题是否退缩,是处理群众诉求时马上就办,还是拖着不办“踢皮球”;是推进任务时精益求精,还是敷衍了事“走过场”。八小时外,要观生活作风是否正派、群众口碑是否过硬,街坊邻里提起时是竖大拇指,还是摇头叹气;社区志愿服务中是主动靠前,还是躲在后面。唯有拉长观察周期、拓宽了解维度,才能看清干部真实底色。

  

  在重点工作中验实绩。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项目建设等主战场,是检验干部能力与担当的“试金石”。在乡村振兴一线,不能只看台账多漂亮,更看村民腰包是否鼓起来、村容村貌是否新起来;在信访窗口,不能只算接访多少次,更看矛盾纠纷是否真化解、群众心结是否真打开;在项目工地,不能只盯签约多大量,更看工程进度是否达标、项目效益是否落地。这些实打实的场景,最能戳穿“花架子”、照出真本事,让实干者的功绩看得见、摸得着,让投机者的“小聪明”无所遁形。

  

  在贴近群众中听真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组织部门要多些“素颜”调研,少些“提前打招呼”;多去现场看,少在会议室听。要走到田间地头,和农户聊聊“干部是否常来帮衬农活、解决难题”;走进社区楼道,和居民问问“家里的烦心事,干部是否放在心上”;走进企业车间,和工人谈谈“政策落实到不到位、办事是否顺畅”。只有脚下沾着泥土、耳边听着真话,才能练就识人的“火眼金睛”,让躺平者无处藏身,让奋进者脱颖而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锻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扎实的骨干力量。(生伟奇)



    (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