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先锋网站链接:
干部综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干部综合

破除“想”与“做”的落差

发布日期:2025-07-10 10:58来源:蚌埠先锋网 作者:先锋供稿员
[字体:  ] 打印本页

  科学谋划不是闭门造车,要主动走出“材料堆”,用脚底板丈量民情,让工作“靶向”始终对准民生“靶心”


  

  工作中,假如缺乏对客观规律的敬畏、对群众智慧的汲取、对复杂系统的驾驭,再好的想法也可能在实践中变形走样。比如,有的干部习惯用主观判断置换群众呼声,将经验惯性误作实践标准,导致政策落地与群众需求出现偏差;有的过度追求理想化目标,忽视地方资源条件和实际承载力,使规划沦为纸上谈兵;有的机械照搬上级要求,缺乏因地制宜的创造性转化,导致措施水土不服。兼顾“想得好”与“做得好”,既要深谋远虑,也要真抓实干,实现出发点与落脚点的统一。

  

  道不虚谈,学务实效。破除想法与做法间的落差,首先要谋得准、谋得实,善于对复杂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对潜在问题进行精准预判,对发展趋势进行准确把握。想问题、作决策时,既要考虑当前实际情况,又要着眼长远发展需求,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又要正视困难挑战,确保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避免盲目蛮干、无序推进。尤其在改革攻坚领域,要以系统思维统筹全局与局部、当下与长远的关系,确保每一项决策既符合群众期待,又经得起实践检验。科学谋划不是闭门造车,要主动走出“材料堆”,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用脚底板丈量民情,在面对面交流中捕捉群众真实诉求,让工作“靶向”始终对准民生“靶心”。

  

  事求可,功求成。践行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才能让善意不悬空、政策不跑偏。为民服务不是一锤子买卖,若缺乏因地制宜的落实智慧,再好的顶层设计也会变为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党员干部要锤炼“一竿子插到底”的落实能力,在吃透政策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点、发展阶段等因素,将原则性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路径。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退缩、不推诿,挺身而出、主动作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面对执行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灵活运用底线思维、预留弹性空间,在坚守政策内核的前提下创新方法,让执行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