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指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推动移风易俗,建设书香安徽。安徽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弘扬红色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是对未来的责任与担当,更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是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子还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松动。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1931年5月,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在就义前仍勉励难友们:“我们目前的不自由,正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争自由;现在的苦,正是为了将来的甜……正义、真理和胜利是属于人民的。”面对敌人的劝降收买,贵池党组织创始人凌霄慨然答道:“革命不是我的私产,我无权拍卖。杀了我一个凌霄,千百万个凌霄会踏着我的血迹起来斗争!”在青年群体中,宣讲传承这样高浓度高纯度的红色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强筋壮骨、凝心铸魂作用。
红色文化是青年坚持奋斗人生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陈延年被捕的时候,身穿粗布短衣,裤腿上绑着草绳。在龙华刑场,刽子手喝令他跪下,他大声道:“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气急败坏的刽子手蜂拥而上,以乱刀将他砍倒在血泊之中。这一年,陈延年29岁。雨花台烈士、安徽太和人齐国庆被捕牺牲时年仅25岁。就义前,他留下一份家书,劝慰“父亲不必伤悲”。革命者的遗言遗书,呈现的是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是把一切献给党、献给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先行者对后来人的期待。
红色文化是青年坚毅品德修养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当今世界,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此起彼伏,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形势下,经过实践检验和岁月沉淀的红色文化,所饱含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挑战的历史智慧和信心勇气,能够为广大青年学生锻造品德意志、明辨大是大非提供积极的借鉴。1934年,面对国民党军队重兵“围剿”,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红25军率先长征,边战斗、边宣传、边壮大,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为实施党中央在西北建立中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作出重大贡献。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在政治上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军事上重建新四军军部,放开手脚迅猛壮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这些都是化危为机,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红色文化是青年坚守为民情怀的“连心锁”。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据统计,淮海战役期间支前民工高达540多万人,为前线将士运送弹药1460多万吨、粮食近10亿斤;渡江战役时人民群众仅用半个月时间就支援民船1万多条,更有数以万计的船工参军参战,解放军指战员与支前群众的人数比达到了惊人的1比10。解放战争的胜利再一次证明,军民同心者胜,广大青年心中有人民,脚下才能有力量,才能获得最深沉最广泛的力量支撑。
(陈睿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先锋网)